<address id="3tl99"></address>

      <noframes id="3tl99">

      
      

        簡體版| 繁體版
        網站支持IPv6
        廣西防城港港口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
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 > 互動 > 互動訪談

        “人民選我當代表,我當代表為人民”—— 訪市人大代表張振明

        2022-03-02 09:01     來源:防城港市新聞網
        【字體: 打印
          港口區企沙鎮華僑村始建于1979年,是聯合國難民署為安置越南歸僑而援建的一個漁業行政村。長期以來,村里多數村民以船為家,以出海捕魚為業,他們被稱為疍家人。
          左二為張振明(資料圖)
          今年42歲的張振明現任華僑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主任。1998年,張振明中學畢業后,便接過父輩手中的“接力棒”,從事海洋捕撈工作,并加入海上民兵組織,投入到海上安全維護和漁民保護工作中。20多年來,張振明傾盡所長、不計酬勞,共組織搜救事故漁船10多艘,救回漁民50多人,挽回漁民損失500多萬元。2014年,臺風“威馬遜”登陸企沙鎮,張振明帶領民兵及村民在一線連續工作48個小時,成功撤離農戶70多戶,組織200多人上岸避險,無一人因臺風失蹤或死亡。2014年,張振明被港口區漁政大隊授予“搶險先進個人”稱號;2020年,他又獲評為“自治區民兵工作先進個人”。
          2021年9月,張振明當選為防城港市人大代表。有了新身份,張振明更覺身上責任重大?!叭嗣襁x我當代表,我當代表為人民?!边@是張振明常掛在嘴邊的話,也是他在實際工作中的行動指南。
          自返鄉擔任村干部后,張振明始終關注著華僑村里的大小事,時刻關心著僑民和漁民們的煩心事。
          少年智則國智,少年強則國強。張振明深知教育的重要性,他十分關心村里孩子們的教育問題,并時常資助一些因家庭困難而面臨輟學的適齡兒童,幫助這些孩子圓了上學夢。楊楊(化名)是華僑小學的學生,平時與父母住在船上,上學則需借住在親戚家。2017年,楊楊的父親身患重病,母親患有精神疾病,家庭生活十分困難,家里再也無法支付其在岸上借住的生活費,楊楊面臨輟學的困境。張振明了解情況后,自掏腰包,每個月資助楊楊生活費600元,幫助他繼續求學。2015年至2017年,張振明私人出資6000多元購買學習用品,用于獎勵華僑小學表現優秀的學生,激勵學生更加熱愛學習,鼓勵學生用知識改變命運。
          老有所樂是幸福晚年的表現之一。為豐富村里老人的晚年精神生活,在傳統節日期間,張振明出資給村里的老人開辦歌會。在中秋節、春節等重大節日,張振明還給村里的孤寡老人和孤兒送去慰問品或慰問金,幫助困難歸僑僑眷處理各種事務等。張振明把滿腔的熱情投入到養育他成長的華僑村,時時處處為村民著想,成為了村里的“用心人”,村民身邊的“貼心人”。
          除了村中的日常事務,幫助漁民上岸安家、促進民族融合、加強華僑歸屬感是張振明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。
          當前,華僑村仍有400多戶村民以船為家,居無定所,且由于他們長期生活在海上,上岸接受教育的人少之又少,文化程度普遍偏低。對他們而言,轉業困難,上岸安家更是難上加難。為解決這一難題,張振明常年在政府相關部門、周邊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和學校等多地奔走,為漁民和僑胞解決居住、務工和適齡兒童上學問題。在張振明的奔忙以及各部門協同努力下,港口區實施了華僑村漁民上岸棚戶區改造項目,項目建成后可安置3780人?!澳茏尨迕駛冴懤m上岸安家,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?!睆堈衩髡f。
          自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,張振明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,帶領華僑村的黨員干部,對全村嚴格實行網格化管理。同時,他組織成立護村隊、周邊海域巡海小組等,通過走村入戶、宣傳動員等方式,宣講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等相關知識,以實際行動捍衛了4000多名僑胞的生命財產安全,得到了上級黨組織的肯定和廣大群眾的稱贊?!霸谄湮槐仨氈\其政,為村民多做實事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,希望華僑村的村民們都可以安居樂業?!睆堈衩髡f。
         
          作者:黃艷芳  黃幼婷
          編輯:蔣競嬈
          審核:蘇 武
          出品:港口區融媒體中心

        文件下載:

        關聯文件:

          97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97

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3tl99"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<noframes id="3tl99">